首页

优美之家国产电影馨雨女王

时间:2025-05-25 04:19:01 作者:跨越数字鸿沟,智慧助老直播公益课堂 浏览量:36479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联合主办的“立足中华民族音乐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舞蹈》主题展示与出版座谈”日前在京举办。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舞蹈》书封。人民音乐出版社供图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舞蹈》是中宣部“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理论研究项目,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本书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和云峰教授多年实地采风与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书中以文字为主,辅以谱例205例、图片155幅、音频53个、视频35个。广泛撷取流传在中国各民族地区代表性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以立体化的形式,真实、系统、渐进地呈现出其概貌、传承方式和艺术特征。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臧永清认为,该书是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当代性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民族音乐之声。他希冀出版人深入发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宝藏,继续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音乐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出版人应有的贡献。

  人民音乐出版社执行董事(社长)沈致金表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舞蹈》全书集图、文、音、像、谱五位一体,立体化呈现了中国各民族地区代表性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该书的出版可进一步拓展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对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在出版座谈环节,来自不同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音乐学者、专家围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舞蹈》出版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

原生态音乐表演。人民音乐出版社供图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包爱军结合二十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谈到少数民族音乐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要将少数民族优秀音乐文化融入现代化建设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晓萍探讨了该书的出版意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如何通过学科教育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桑海波从构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音资产全产权生态链的角度,提出了构筑全息体验交互式声景空间的倡议。

  活动现场,人民音乐出版社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赠书。来自各民族地区的表演者还展示了精彩的原生态音乐,包括蒙古族长调、呼麦,藏族扎木聂弹唱,彝族民歌,苗族芦笙独奏,维吾尔族木卡姆片段等。(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闸蟹“横行”黄河,拢共分几步?

在河南郑州,位于金水区的油化厂创意园,由建于1952年的郑州油脂化学厂“原址原位”的老厂房改造升级而来。区别于昔日沉重破旧的工业风,如今的厂房聚焦“年轻力”,定义新潮流,成为市民生活休闲的综合性园区。“露营风+围炉煮茶”模式的主题餐厅、文化与潮流交织的市集庙会……“工业锈场”正成为激发群众消费热情的“生活秀场”。

“和美五粮”闪耀春糖,“大国浓香”演绎名酒风采

东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沿海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吕洪涛谈起候鸟同样滔滔不绝,曾经从事多年招商工作的他颇为感慨地说:“招商要有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好的生态也是同理。”

(十四冬)国家体育总局:“十四冬”展现中国冬季项目发展新面貌

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要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是基于算力、算法和数据等关键要素发展起来的、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能够逐步使机器具有人类的智能,具有渗透协同性、颠覆创新性、自主生成性和高效赋能性,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未来,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快以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针对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原材料、能源电力、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构建重点行业大模型和工业知识库,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大力发展智能产品,以制造业全流程智能改造实现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推进积极老龄化 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成都3月22日电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白酒特调花样百出梦回宋朝,非遗黄酒装进小瓶“仅供微醺”,红酒混搭咖啡狙击“新食代”喜好,啤酒配上摇摆盖不用再“一口干”,酒瓶外形变身收音机吸引眼球……正在成都举行的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暨春糖节(简称糖酒会)上,不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生代,从酒瓶设计到口味革新,中国酒企正瞄准都市新消费花式发力。

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国家药监局发通告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在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医药发展分会,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中医药发展分会首任主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对记者表示,今后,中医药发展分会将重点开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交流,举办专业学术论坛;提供中医药技能培训与成果转化及应用服务;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健康产业咨询指导等。“我们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整合上海中医药‘医教研学产’等各方资源,为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探索新路径。”贾杨强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